预定热线

13972005977

屈原故里旅游攻略(文化+出行+美食+民俗)介绍

屈原故里旅游攻略 湖北旅游网
[导读]屈原故里旅游攻略(文化+出行+美食+民俗)介绍


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/ 门票预订

屈原故里旅游攻略(文化+出行+美食+民俗)介绍

【屈原故里——文化篇】  
    在湖北秭归,有一处从历史中走来的文化圣地——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。主要是由三峡秭归库区集中搬迁复建的24处地面文物组成,包括屈原祠以及清代以前的古民居、寺庙、古井、古桥、牌坊等,总占地14000多平方米;是集屈原文化、三峡文化的著名文化旅游区,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,是国家5A级景区。随着历史的兴衰与变迁,屈原祠几经搬迁,如今肃穆地坐落在凤凰山上,屈原祠占地面积33.3公顷,祠堂内有:屈原祠山门、屈原青铜像、屈原衣冠冢,纪念屈原陈列馆、南北碑廊等,上下展厅设有“秭归出土文物展览”和“屈原生平事迹展览”。
屈原祠建筑历史源远悠长,是大陆及海外纪念屈原较大的建筑群,具有唐宋遗韵,明清风格。在这里宏观屈原祠搬迁发展史,在这里感悟屈子志洁行廉、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,在这里学习屈子励精图治、求索奋进的精神。这里把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、屈原文化完美展现,筑起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脊梁,承载了厚重的千年历史文化......
    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,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,礼拜礼式自古至今成为后人缅怀屈原的一种纪念方式,屈原祠山门前举行“礼拜迎宾仪式”是景区的一项重要文化体验活动,强大的仪式感带你走进屈原祠。
    因为纪念屈原,屈原祠建造特选址环山毗江而立,整座屈原祠倚山面江,坐北朝南,正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,这里古代文明与现代工程相印生辉。
屈原祠以屈原文化为统领,追溯巴风楚韵、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,培育和发展了具有浓郁的屈原文化及地域特色的旅游服务项目。
种植了屈原《楚辞》里记载的兰草花,品种达100多种,四季均可赏花
    屈原故里牌坊明间的楼匾双面皆书有郭沐若先生题写的”屈原故里“四个大字。牌坊左边有大清光绪十二年正月吉日,即公元1886年,所立的两块刻有“楚大夫屈原故里”和“汉昭君王嫱”的石碑,多少游人及文人墨客慕名来到古人的故里,心怀虔诚悼念古人。
    因为屈原,秭归成为了诗的原乡,诗成为人类心灵的原乡,因为屈原,秭归把端午过成了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【屈原故里——出行篇】 
交通参考
1、宜昌市——屈原故里
宜昌出发:从夷陵长江大桥走翻坝高速/三峡专用高速——秭归平湖大道屈原故里
2、武汉市——屈原故里
    ①汽车:走汉蔡高速公路→宜昌→翻坝高速/三峡专用高速——秭归平湖大道屈原故里
    ②动车:从汉口、武昌乘动车直达宜昌,转乘汽车走秭归翻坝高速/三峡专用高速——秭归平湖大道屈原故里
  景区地址: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平湖大道
3、停车景区南/北门均设有停车场达15000平方米,可同时容纳停车500辆
【屈原故里——民俗篇】 
秭归 是屈原的故里,这里的端午习俗历史悠久,形式独特,传统习俗挂艾门、包粽子、划龙舟、制花草香包、喝雄黄酒、跳花鼓舞,唱山民歌,吹打乐合奏,舞狮子等喜庆端午。这些习俗都与祭祀屈原有关。这里,端午比年大,过得比春节还要隆重。每年有三个“端午”:农历五月初五是“头端午”,五月十五是“大端午”,五月二十五是“末端午”。 经国家清理和规范节庆活动领导小组批准,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作为国家保留的节庆活动项目,将在宜昌市秭归县长期举办,文化和旅游部也将“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”作为其主办的唯一全国性端午文化活动。
端午节
在屈原故里度过
才更原汁原味!
屈原故里端午节持续过两个月,开展以端午祭、“中国端午看秭归,非遗文化传承活动、“‘粽’情端午?传承文化”等精彩主题活动。
开幕式暨屈原故里端午祭
秭归屈原故里举行开幕式暨端午祭,进行传统的、群众喜闻乐见的端午祭和礼成诰舞活动,紧扣屈原、端午、求索、奋进等元素,以诗为魂,充分展示屈原故里独特的端午习俗和深厚的诗歌文化底蕴。
“中国端午看秭归”非遗文化传承活动
秭归屈原故里景区向世界展示中国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,以互动情景模式及现代声光电技术手法,打造大型舞台情景剧《我们的端午》。
一场神秘、新奇、绝无仅有的秭归端午视觉盛宴,荣获全国群众文艺政府高奖——全国群星奖。
端午屈乡?粽子
含量成份:100%纯关心;配料:甜蜜+快乐+开心+宽容+忠诚=幸福;保质期:一辈子;保存方法:珍惜。
划龙舟
端午划龙舟,是屈原故里秭归县古老、隆重的群众性集会。龙舟赛锣鼓一响,人们便聚集到了长江边上共襄盛举,纪念屈原。屈乡龙舟赛分为游江、招魂、竞渡、回舟四个环节,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,其中竞渡热烈,招魂感人。在秭归民间,有“宁荒一年田,不输一年船”之说。
挂艾叶、艾叶水沐浴、扎香包、制作涂抹雄黄酒等习俗
端午节由来与传说
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,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,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流传广:据《史记》“屈原贾生列传”记载,屈原,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,屈原遭馋去职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他在流放中,写下了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,独具风貌,影响深远(因而,端午节也称诗人节)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心如刀割,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,于五月五日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。
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、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。人们见后纷纷仿效。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。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棕子。
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等风俗;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
【屈原故里——美食篇】 
 1、秭归脐橙
秭归脐橙 “春有轮晚、夏有夏橙、秋有九月红、冬有纽荷尔”  一年四季均有鲜橙品尝。
2、九畹丝棉茶秭归九畹丝绵茶精选优质茶叶以传统工艺融合制茶、外形条索紧秀均匀,银绿隐翠,清香纯正,汤色清澈明亮,滋味鲜爽,回味绵长。
——九畹丝绵茶出产于中华第一漂,九畹溪风景区的九畹溪镇
3、秭归粽子
秭归粽子在秭归屈原故里,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包粽子活动来纪念屈原,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,而秭归人在制作粽子时,还特意在粽子内放一红枣,并编唱着一首别致的《粽子歌》,“有棱有角有心有肝,一身清白,半世煎熬”, 特此来纪念屈原。
4、 秭归板栗
秭归栽培板栗历史悠久,风味独特,果实饱满,味道甜糯可口,耐贮藏。
5、秭归猕猴桃
秭归猕猴桃为优品,浆果可食,酸甜适度,汁多清香,营养丰富,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含钙、磷、镁、铁、果胶等物质。


标签:屈原故里 打印

其他屈原故里旅游攻略文章

消息

返回顶部